阴阳是古人用来说明一切矛盾着的事物中对立而又统一的两种不同属性的代名词,是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中兽医学引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兽医学中的许多问题以及动物和自然的关系,它贯穿于中兽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兽医学的指导思想。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以日光的向背定阴阳。向阳的地方具有明亮、温暖的特性,背阳的地方具有黑暗、寒冷的特性,于是又以这些特性来区分阴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遇到种种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现象,于是就不断地引申其义,将天地、上下、日月、昼夜、水火、升降、动静、内外、雌雄等,都用阴阳加以概括,阴阳也因此失去其最初的含义,成为一切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代名词。古人正是从这一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念出发,认为阴阳两方面的相反相成,消长转化,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意思是说,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所服从的纲领,各种事物的产生与消亡,都根源于阴阳的变化。
阴阳既然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代表了事物两种相反的属性。一般认为,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概括起来,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均属于阳,而凡是向下的、静的、有形的、寒凉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弱的均属于阴。
阴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前者如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等,后者如人体内部的气和血、脏与腑,中药的温性与寒性等。
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加以区分的,单一事物无法确定阴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以背部和胸腹的关系来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而属阴的胸腹,又以胸在膈前属阳,腹在膈后属阴。又如以脏腑的关系来说,脏为阴,腑为阳;而属于阴的五脏,又以心、肺位居膈前而属阳,肝、脾、肾位居膈后而属阴;属于阴的肝,又因其气主升,性疏泄而属阳,为阴中之阳。由此可见,阴阳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以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的阴或阳的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不但说明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复杂性,而且也说明了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广泛性,即每一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阳,都是一分为二的。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四个方面。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对立,即相反,如动与静,寒与热,上与下等都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双方,通过排斥、斗争以相互制约,从而取得统一,使事物达到动态平衡。以动物体的生理机能为例,机能之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动物体的生理状态。再以四季的寒暑为例,夏虽阳热,而夏至以后阴气却随之而生,以制约暑热之阳;冬虽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生,以制约严寒之阴。由于阴阳双方的不断排斥与斗争,便推动了事物的变化或发展。故《素问·疟论》说:“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立的另一方作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无所谓下,双方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即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生于阳,阳生于阴”,便是说“孤阴”和“独阳”不但相互依存,而且还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即阴精通过阳气的活动而产生,而阳气又由阴精化生而来。正如《医贯砭·阴阳论》中指出:“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同时,阴和阳还存在着“阴为体,阳为用”的相互依赖关系。体,即本体(结构或物质基础);用,指功用(功能或机能活动)。体是用的物质基础,用又是体的功能表现,二者不可分割。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阴精在内,是阳气的根源;阳气在外,是阴精的表现(使役)。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不断运动变化,此消彼长,又力求维系动态平衡的关系。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情况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中,正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例如,机体各项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在生理情况下,这种阴阳的消长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阴阳双方维持着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假若这种阴阳的消长,超过了这个范围,导致了相对平衡关系的失调,就会引发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是指由于阴阳消长的变化,使得阴阳平衡失调,引起了“阳气虚”或“阴液不足”的病证,其治疗应分别以温补阳气和滋阴增液使阴阳重新达到平衡为原则。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属性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又如:《灵枢·论疾诊尺篇》也说:“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如果说阴阳消长是属于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属于质变的过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是经常可见的。如动物外感风寒,出现耳鼻发凉,肌肉颤抖等寒象;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误,寒邪人里化热,就会出现口干、舌红、气粗等热象,这就是由阴证向阳证的转化。又如患热性病的动物,由于持续高热,热甚伤津,气血两亏,呈现出体弱无力、四肢发凉等虚寒症状,这便是由阳证向阴证的转化。此外,临床上所见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的变化,都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对立制约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阴阳双方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平衡;阴阳的互根互用说明了阴阳双方彼此依存,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消长和相互转化是阴阳运动的最基本形式,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则取得动态平衡;否则,便出现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运动是永恒的,而平衡只是相对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领域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三、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生理方面
1.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 动物体是一个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可以用阴阳两个方面来加以概括说明。就大体部分来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就四肢的内外侧而论,则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就脏腑而言,则脏为阴,腑为阳;而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阳、心阴,肾阳、肾阴,胃阴、胃阳等等。总之,动物体的每一组织结构,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相对部位以及相对的功能活动特点来概括阴阳,并进而说明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说明动物体的生理 一般认为,物质为阴,功能为阳,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这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结果。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亟,可作气解)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阴”代表着物质或物质的贮藏,是阳气的源泉;“阳”代表着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没有阴精就无以产生阳气,而通过阳气的作用又不断化生阴精,二者同样存在着相互对立、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保持着相对平衡,以维持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精气就会竭绝,生命活动也将停止,就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二)病理方面
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中兽医学认为,疾病是动物体内的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机体的机能活动和对病邪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邪气也有阴邪和阳邪之分。疾病的过程,多为邪正斗争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过程。
在阴阳偏盛方面,认为阴邪致病,可使阴偏盛而阳伤,出现“阴盛则寒”的病证。如寒湿阴邪侵入机体,致使“阴盛其阳”,从而发生“冷伤之证”,动物表现为口色青黄,脉象沉迟,鼻寒耳冷,身颤肠鸣,不时起卧。相反,阳邪致病,可使阳偏盛而阴伤,出现“阳盛则热”的病证。如热燥阳邪侵犯机体,致使“阳盛其阴”,从而出现“热伤之证”,动物表现为高热,唇舌鲜红,脉象洪数,耳耷头低,行走如痴等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元亨疗马集》中也有“夫热者,阳胜其阴也”,“夫寒者,阴胜其阳也”的说法。
在阴阳偏衰方面,认为一旦机体阳气不足,不能制阴,相对地会出现阴有余,发生阳虚阴盛的虚寒证;相反,如果阴液亏虚,不能制阳,相对地会出现阳有余,发生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阴阳双方互根互用,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均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终可导致“阴阳俱虚”。如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因阳气虚弱致使阴精化生不足,或因阴精不足致使阳气化生无源,最后导致阴阳两虚。
阴阳的偏胜或偏衰,均可引起寒证或热证,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阴阳偏胜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如阳邪偏胜导致实热证,阴邪偏胜导致实寒证等;而阴阳偏衰所形成的病证则是虚证,如阴虚则出现虚热证,阳虚则出现虚寒证等。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说明疾病的发展 在病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性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出现阴阳的相互转化。如“寒极则热,热极则寒”,即是指阴证和阳证的相互转化。临床上可以见到由表入里、由实转虚、有热化寒和由寒化热等的变化。如患败血症的动物,开始表现为体温升高,口舌红,脉象洪数等热象,当严重者发生“暴脱”时,则转而表现为四肢厥冷,口舌淡白,脉沉细等寒象。
3.判断疾病的转归 认为若疾病经过“调其阴阳”,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则以痊愈而告终;若继续恶化,终致“阴阳离决”,则以死亡为转归。
(三)诊断方面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任何疾病无论其临床症状如何错综复杂,只要在收集症状和进行辨证时以阴阳为纲加以概括,就可以执简驭繁,抓住疾病的本质。
1.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 一般来说,凡口色红、黄、赤紫者为阳,口色白、青、黑者为阴;凡脉象浮、洪、数、滑者为阳,沉、细、迟、涩者为阴;凡声音高亢、洪亮者为阳,低微、无力者为阴;身热属阳,身寒属阴;口干而渴者属阳,口润不渴者属阴;躁动不安者属阳,倦卧静默者属阴。
2.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 一切病证,不外“阴证”和“阳证”两种。八纲辨证就是分别从病性(寒热)、病位(表里)和正邪消长(虚实)几方面来分辨阴阳,并以阴阳作为总纲统领各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临床辨证,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如《元亨疗马集》说:“凡察兽病,先以色脉为主,……然后定夺其阴阳之病。”《景岳全书·传忠录》也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道虽玄,思过半矣。”
(四)治疗方面
1.确定治疗原则 由于阴阳偏胜偏衰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使其重新恢复协调平衡就成为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对于阴阳偏胜者,应泻其有余,或用寒凉药以清阳热,或用温热药以祛阴寒,此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对于阴阳偏衰者,应补其不足,阴虚有热则滋阴以清热,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此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见王冰《素问》注释)的治疗原则,但也要注意“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以使阴精、阳气生化之源不竭。
2.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一般来说,温热性的药物属阳,寒凉性的药物属阴;辛、甘、淡味的药物属阳,酸、咸、苦味的药物属阴;具有升浮、发散作用的药物属阳,而具沉降、涌泄作用的药物属阴。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药物调整机体的阴阳,以期补偏救弊。如热盛用寒凉药以清热,寒盛用温热药以祛寒,便是《内经》中所指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用药原则的具体运用。
(五)预防方面 由于动物体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动物体的阴阳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否则便易引起疾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体的适应能力,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元亨疗马集·腾驹牧养法》中也提出了“凡养马者,冬暖屋,夏凉棚”,“切忌宿水、冻料、尘草、砂石……食之”的预防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春季放大血,灌四季调理药等方法来调和气血,协调阴阳,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