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
中草药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包括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解表药主要具有增进发汗,能够使表邪由汗出而解,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解表药通常用来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者有汗不畅等。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药性:辛,温
功效: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带下证。主用于寒湿下注之白带过多、疮疡肿毒
用法:煎服,3至9克。
外用适量
注意: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白芷为伞形科草本植物白芷的根。秋天采挖,晒干切片生用。
白芷消肿亦排脓,阳明头痛活血能。白芷辛温伐热风,长肌定痛疗疮痈。妇人赤白带阴肿,头面诸痛有奇功。
白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疼,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头疼,牙疼,鼻塞,鼻渊等证,对邪入阳明经的头疼,牙疼特别多用。另外,还可以消肿排脓,燥湿止带,止痒,以治疮疡肿毒,带下太多和皮肤瘙痒等证。
1.白芷有除湿作用。可以用于寒湿下注所导致的白带,经常配合山苍术,炒薏苡仁,茯苓,白鸡冠花等同用。
2.对久泻有治疗作用,可和肉豆蔻,诃子,茯苓,芡实等同用。
3.配伍羌活,细辛等,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发热恶寒,头疼身重等。配伍川芎,细辛等祛风散寒止疼药。
4.白芷有芳香开窍的功效。经常用于通鼻窍,治疗鼻塞不通,鼻流腥臭脓涕(鼻渊)等,经常和细辛,苍耳子,辛夷,薄荷等配合应用。临床上经常使用这些药随证加减治疗各类急慢性鼻窦炎,鼻炎等,每收良效。
5.白芷还有消毒排脓,生肌长肉,去腐生新的效能。可配用牡丹皮,白瓜仁,黄花龙牙,红藤,生大黄等,治疗肠痈(包括急性阑尾炎)。配用瓜蒌可以治乳痈。配用赤芍,红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金藤花等,治疗痈肿疮疡。比如外科经常使用名方仙方活命饮(金藤花,防风,赤芍,贝母,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没药,皂角刺,当归尾,橘皮)中就有白芷。
6.白芷善治各类头疼,特别是对前头疼或者眉棱骨处疼痛,有明显效果。除能治头疼外,还可以用来治牙疼,胃疼,疮疡痛。但是要注意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物,搭配使用。白芷和细辛都能止牙疼,但是细辛偏治齿髓疼痛或者夜里牙疼,白芷偏治齿龈连面颊部肿疼的牙疼。
【白芷的治病验方】
1、用于风寒感冒,头疼,鼻塞,甘草3g,川芎6g,羌活9g,防风9g,白芷6g,细辛3g,生地黄6g,黄芩6g,山苍术9g,用水煎服。
2、肠炎:白芷20g,煎汤100至200ml,去渣参加打碎的补脾益肠丸30g,再煎数分钟,待温存储灌肠。每夜睡觉前一回,半个月做为一个疗程。
3、银屑病:川白芷汤剂,身体的重量50kg以下者服20g,50至60公斤者服25g,60至80kg者服30g。
4、胃疼:等份的白芷,白芨,甘草,黄芪,研成细末,每次8g,每日两回,可以加蜂蜜两匙后冲服。
5、带下病:白芷50g,白芍,明矾各25g,共研成细粉末,制成如梧桐子大的蜡丸,每次10至15g,空肚子伴少许米熬成的稀饭服用。
6、肝炎:等份的白芷,川军研成末,每回5g,每日两回口服。
7、白斑风:白芷100g打成粗粒,参加70%乙醇500ml,泡在水里10日后过淋,参加氮酮50ml备用。用棉签涂药液于患处,每日两回,涂药后程度适当日晒。
8、痛经:白芷,当归各15g,用水煎后服用。经血前一周左右服用,至经血来潮停用,半年停药。
信息来源于中草药
链接来源:http://www.zcyzcy.com/zhongyao/jiebia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