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来源:互联网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含义可表述为:某些中药所具有的治疗作用上的两极差异,表现在适应相反病症时呈现对立的调节效应。其特点在于同一种中药可调节截然相反的两种病理状态。中药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大多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药物的疗效是通过作用于畜体后的反应表现出来的。同样,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也是通过机体的反应而观察到的。因此,影响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从总的方面来说,应包括机体机能状态和药物本身两大因素。
  
  家畜机体机能状态与中药的双向调节
  
  现在普遍认为,同一种中药所含的拮抗性成分是其产生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当作用相反的两种成分同时作用于机体时,机体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机能状态。当机体受到刺激(含药物)时,如果当时的机能状态处于兴奋时,则对兴奋性刺激的反应较小,而对抑制性刺激的反应较强;反之,原初兴奋水平较低时,则对抑制性刺激的反应较弱,而对兴奋性刺激的反应较强。
  
  某些中药中常常存在作用相反的两种成分。如补中益气汤治疗遗尿与癃闭、便秘与泻泄等临床表现完全相反的病症,而皆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这就是异病同治原则。由此可见,中药所表现出的双向调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畜机体当时的机能状态。
  
  中草药本身因素与双向调节
  
  剂量因素
  
  许多中药因剂量大小不同表现出相反的治疗作用。如大黄苦寒沉降,气味俱厚,泻下作用峻猛。如大牲畜用30克~50克,即呈缓泻,如用小剂量5克~10克,反呈便秘作用。这是因为大黄既含结合型蒽醌甙等致泻成分,又含收敛止泻成分鞣质。当小剂量时收敛成分的作用掩盖了泻下成分的作用,故功效表现为收敛。传统认为大黄苦寒败胃,试验研究也证实生大黄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及抑制多种消化酶活性的作用。但大黄含苦味质,少量应用又可健胃。如用大黄酊(含大黄30%)每次灌服10毫升~20毫升,每天2次,治疗幼畜食欲不振取得了一定疗效,可使患畜食欲改善,体重增加,毛色光滑、润泽伏贴。其他如红花少用养血,重用破血;白术少量健脾止泻,大剂量运脾阳而通大便等。可见某些中药可因剂量大小的不同而在家畜体内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
  
  炮制及制剂因素
  
  炮制、制剂的不同是中药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如生大黄泻下功积力量峻猛,酒制后则泻下作用缓和,炒炭以后,不仅不泻下,反能止泻止血。而欲收敛止泻者,则应久煎。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经炮制或久煎后,其所含结合性蒽醌甙显著减少;而鞣质只减少了一部分,所以泻下作用减弱而收敛作用相对增强。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大黄就会呈现止泻作用。大黄所含鞣质能收敛止泻,又有抗菌消炎作用,可见用大黄治疗肠炎、菌痢是有其药理学基础的。中药在炮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以改变药性、改变功能,如甘草生用性凉,能清热解毒,蜂蜜炙后性温,善补中益气;生地黄性寒凉血,熟地黄性温养血等。
  
  配伍因素
  
  许多中药经过适当的配伍,在家畜体内可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这主要体现于复方中。如黄芪益卫固表而止汗,可用治表虚自汗盗汗,配以白术、防风,即玉屏风散;同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合用,即牡蛎散。对于气虚家畜复感风寒,若单纯用发表药往往效果不佳,而将黄芪配入荆芥、防风、羌活、桂枝等解表药中,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如金贵神气丸,为温补肾阳之方,减去肉桂、黑附子变成补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再加入黄柏、知母,又变成知柏地黄丸。因而就有了阳八味(桂附地黄丸)、阴八味(知柏地黄丸)之说,说明六味这一核心方的双向调节作用。在中药的配伍中,有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同治、阴阳并调等配伍方法,以适应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同病、阴阳失调等较复杂的病症,亦包含着双向调治原理在内。
  
  总之,中药在家畜体内双向调节作用的原理是复杂的,在认识到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以后,临诊时便可以根据具体病症的不同,从剂量、炮制、制剂、配伍等方面灵活地运用药物,有目的地发挥中药的两极双向或一极单向治疗效应。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