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药大热的考验与发展方向

 中国目前的养殖环境决定了无论是何产品,在临床使用上还是有一定的养殖风险,不存在所谓的神药。从动保生产企业来讲,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中药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远比探究中医药理论来的更切合实际。

 中药大热背后考验的是企业的生产能力

 第一,中国的养殖环境没有达到一个很高水平的情况下,细菌感染风险还很大。但又不能使用抗生素,又没有替代产品。所以大家现在做研发也好、找出路也好,意即希望找到替代抗生素添加剂的产品,可以是中药、可以酸化剂、也可以是有益菌或者抗菌肽,甚至细菌疫苗也成为一个大方向。在这其中,中药可能是行业和社会比较认可的、能够抵抗养殖风险的产品。比如,有很多的精油拥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比如新的有机酸等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以后做中药着重的点。在这些点上,就需要:第一,找到合适的产品;第二,从中药的来源、加工等角度有一定的产能支撑成本降低。这个“成本”非常关键,目前大多数中兽药企业规模都太小,成本根本降不下来,谈何再投入、再研发?所以,我们年前即将竣工的中药生产基地,年处理药材5000吨。一方面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产品;另一方面找到产品后,在加工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或者其他可能性。这是我们投建如此大规模中药生产基地的重要原因。

 第二,从另一个角度——“限抗”来谈,在养殖临床治疗和保健用药领域,中药可以两者兼顾。以前我们只要求上市的肉蛋奶没有抗生素残留即可;而现在不一样,新政策下减抗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食品安全,包括肉制品本身的药残和有机肥的药残——有抗生素残留的有机肥无法使用,以免造成土壤和植物以及养殖动物的污染。所以,在临床用药角度,国家将会制定很多规范,不仅仅要求上市的肉蛋奶不含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严格限制氟苯尼考、磺胺类等抗生素的使用。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寻求替代产品的主要原因。那么作为动保企业有两个选择,要么完善抗生素工艺,实现机体的百分百吸收,完全实现无药残,比如我们研发的新型氟苯尼考;要么干脆不用抗生素,作为无抗养殖的模板,通过使用疫苗、有机酸、益生菌、中药等替代产品来实现——在这其中如果能找到一种比较好的产品,是很有可能把目前作为保健预防的抗生素进行替代。这也是动保领域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在治疗方面,“一刀切”替抗的话,那么动物的发病率短期内肯定会提高。我认为,在这个角度抗生素不会很快被取缔,甚至是使用量还会增加,毕竟中药、益生菌、有机酸的治病效果还很模糊;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案去解决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所以,中药的发展前景也非常明确,一个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低成本的使用方案;一个是动物现场养殖过程中作为替代抗生素保健的中药方案。在这两个方向去研发、寻找好的产品,并能够从工艺等角度进行创新,一方面优化传统提取工艺,例如采用益生菌发酵的方式依据微生态学及相关理论,在模拟动物胃肠环境的条件下对中药提取物进行生物转化而成的新型中药,药效可提升数倍之多;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采购生产或其他方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最终降低终端使用成本。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是具有100吨处理能力的中药罐,包括前处理、后处理、药渣处理等配套设施,是目前国内先进的中药提取设备。

 市场价值点决定了企业的中药发展方向

 第一,大部分人认为,中药的价值在于因人而异,而非西药的“一方走天下”。我认可此观点,但我也举个例子:目前市场上的川贝枇杷膏,确实实现了“一方走天下”,销量非常大。从“因人而异”的角度来讲,指的是中药在小的配伍上具有明显的症候区分;从大的适用性上来讲,中药的安全性保证了适用性的广泛,只是因体质不同,有的效果好一点、有的效果差一点。针对动物的群体防治,如果将“因个体而异”的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将很难实现中药的大规模生产以及规模预防。

 第二,不能单纯从抗菌作用来价值中药的好坏,肯定会走进死胡同。三年前我们在此领域曾做过试验,将市场上通用的三百多种中药提取物分别作用于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与硫酸粘杆菌素作对比,差别还是很大。单从抗菌角度来讲,中药替代抗生素截止到目前没有一种产品是可行的。

 第三,那中药就没有可走的路径了吗?可以走。一个人不可能通过抗生素的使用实现体质强健;但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解决亚健康问题。同理,养殖场中猪的很多问题表面看是细菌问题,实际上更深层次是亚健康导致的机体防疫力低下。一个很有趣的对照试验:同样的细菌群,实验室里抗生素的抗菌效果远大于中药;但在临床上,中药组猪群不仅没有得病而且生长速度更快。事实上,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其中的深层次原理,但不可否认从中药产品的临床效果来说很有价值。很多中药的组方确确实实非常好,猪的整体疾病防控、生长速度、健康状况、内毒素等包括与疫苗同用的抗菌效果,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功效。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一个点。

 另外,中药里面含有的营养成分有提高猪肉品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可以找到与食品安全、绿色食品、营养食品相契合的点。但在传统中药的寒热暑湿组方中,主要针对细菌病毒;在肉质品质提高这个领域是缺失的。所以,如果能找到一种中药产品——既能使用安全,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既能对疾病的防控、免疫力提高作用显著,又能提高肉食品的品质——再通过工业化实现其产能以及成本的降低,是符合现代集团药物使用的方向,符合绿色、有机的食品安全方向,也符合养殖增效的方向。比如在肉鸡养殖中,如果有一种中药产品能够降低输卵管炎发病率、提高产蛋率,这都是可供我们实验、尝试、研究的方向。


来源于众联禽蛋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