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目录之决明子

【名称】:

决明子


【别名】:

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狗屎豆、假绿豆、马蹄子、羊角豆、野青豆、大号山土豆、猪骨明、猪

【药材类别】:

果实/种子类

【性味】:

咸苦;平凉;无毒。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苦甘,微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

【归经】:

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②《本草经疏》:足厥阴肝,亦入胆、肾。

【入药部分】:

为豆科植物决明和小决明的成熟种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注意事项】:

泄泻和血压低者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清热,解毒利湿。主风热感冒,流感,急性结膜炎,湿热黄疸,急慢性肾炎,带下,瘰疬,疮痈疖肿,乳腺炎。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附方】:

①治失明,目中无他病,无所见,如绢中视:马蹄决明二升,捣筛,以粥坎服方寸匕。忌鱼、蒜、猪肉、辛菜。(《僧深集方》决明散)

②治目赤肿痛:决明子炒研,茶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亦治头风热痛。(《摘元方》)

③治雀目:决明子二两,地肤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④治眼补肝,除暗明目:决明子一升,蔓荆子一升(用好酒五升,煮酒尽,曝干)。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二钱,食后及临卧服。(《圣惠方》决明子散)

⑤治急性结膜炎:决明子、菊花各三钱,蔓荆子、木贼各二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⑥治高血压:决明子五钱,炒黄,水煎代茶饮。(《江西草药》)

⑦治小儿疳积:草决明子三钱,研末,鸡肝一具,捣烂,白酒少许,调和成饼,蒸熟服。(《江西草药》)

⑧治癣:决明子不以多少,为末,少加水银粉,同为散。先以物擦破癣,上以散敷之。(《苏沈良方》)

⑨多年失明。用决明子二升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稀粥送下。

⑩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观正常,但不见物,雀目即夜盲)。用决明一程式、地肤子五两,共研为末,加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⑾眼睛红肿。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

⑿头风热痛。治方同上。

⒀鼻血不止。用决明子三工业区末,加水调交,敷胸口处。

⒁癣疮蔓延。用决明子一两,三工业区末。加水银、轻粉少许,研至极细,看不到水银星。擦破癣疮后再敷药。

⒂背疮初起。用决明子一升(捣碎)、生甘草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来源于中医药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