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养殖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一度的大盘点,为大家整理出,2014年,影响我们的饲料行业十大事件。
1、大北农涉及“窃种事件”
关注度:★★★★☆
7月4日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的妻子莫云陷入“窃种”事件,即刻引起行业内外高度关注。受此负面消息影响,大北农股票也在7月4日下跌3.4%。7月8日大北农回应称莫云的确为邵根伙的妻子,但其已经在2008年10月从公司离职。7月7日,大北农股票停牌。7月8日股票复牌,一直过了一周的时间,大北农的股票才逐步脱离该事件的影响。
一方面是大北农与“窃种”事件的各种消息满天飞,另一方面则是众多饲料人士对于此时的唇枪舌剑。当下网友对于大北农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年初报告饲料产量逆市增长59%的时候。人怕出名,猪怕壮,大北农作为行业内龙头企业之一,必然要承受更多的关注与议论。针对邵根伙妻子莫云涉嫌“窃种”一事,当时主要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借“窃种”事件质疑大北农模式走到了尽头;另一种是力挺大北农,积极面对,度过难关。
尽管看客们吵得是沸沸扬扬,但是大北农本身一直是稳如钟的态度。仅在7月8日发布了一篇简单的澄清公告之后,便再无其他回应。尽管事情最终翻篇,但该事件还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友、股民对于大北农的企业形象的认知。
信息化时代之下,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之广,使得企业仿佛置身于放大镜之下。我们传统的农牧行业也将越来越透明,特别是面对负面消息或者危机的时候,企业的态度以及做法,往往对整个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危机公关的时候,企业应当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权衡各种利益关系,拿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将不利影响或者损失减少到最低。
2、生猪市场变幻莫测
关注度:★★★★★
据了解,历史上生猪市场只有两年有所全年亏损,2006年、2014年。2006年生猪年均亏损20元/头,而今年亏损则达到160元/头。如果按照猪周期理论,应当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但是2014年生猪价格的表现脱离了猪周期的同时,也出乎很多专业人士的预料。静书曾找一位在生猪养殖企业中打拼了二十多年的前辈请教,想让他谈谈今年生猪市场的看法,开始的第一句话便是:今年的生猪市场太复杂了,很难用以往的经验或者理论去判断。
2014年的生猪市场,仿佛是被下了魔咒一般。首先是生猪价格在春节之前就开始下跌,一直跌到4月底的10元/公斤,相比年初下跌了30%。其次是5月份时候的突然暴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从10元上涨至13元。再次是往年中秋、十一节日效应失效,生猪价格在8月中旬达到15元/公斤之后便再次转入弱势。最后是今年第四季度,原本四季度为生猪消费旺季,需求好转之下,生猪价格将有所上行。而今年一直到12月底,生猪价格还是没有明显的起色,依旧在13元/公斤附近徘徊。
而今年生猪价格如此弱势,使得生猪市场进入一轮大洗牌,不少散户将被迫退出市场,生猪养殖结构加快规模化进程。
3、饲料原料、添加剂价格上涨
关注度:★★★★☆
就今年的饲料原料、添加剂市场来看,表现最为强劲的分别是蛋氨酸、鱼粉,其中蛋氨酸在10月份达到110元的历史高位,鱼粉在11月末达到16000元/吨的创纪录高点,相比年初,分别上涨了300%、68%。
大宗原料来看,今年玉米的走势也颇为疯狂,由于今年上半年中储粮收购了东北7000万吨玉米,几乎包圆了东北玉米供应市场。这就使得玉米短期内供应紧张,再加上7-8月的干旱炒作,玉米价格可以说是一飞冲天,一直上涨到9月中旬的2357元,相比年初的2063元上涨了14%。
尽管豆粕、棉粕、菜粕在上半年出现上涨,但是下半年之后,受到大豆供应充足以及国内养殖需求疲弱的压力,植物蛋白全线下跌。
4、禾丰牧业上市
关注度:★★★★
今年的禾丰牧业可谓是赚足了眼球,行业内外的媒体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是禾丰牧业即将上市,二是禾丰牧业的第六大股东张铁生。有质疑禾丰牧业在饲料市场进行野蛮扩张的,也有发文称禾丰牧业上市圈钱意味浓厚的,更有文章挖出张铁生与金卫东的渊源做文章的,一时间网络上到处都是禾丰牧业的负面消息或者八卦。面对质疑,禾丰牧业董事长金卫东也曾在自己微信上进行澄清,但是并没能止住各路媒体继续“挖掘”。
7月14日,禾丰牧业成功上市。8月8日正式开盘,上市9天便有6个涨停板,截止12月底,已经有8个涨停板。禾丰牧业股票强势的表现之下,网络上的负面报道也逐步偃旗息鼓。
5、转基因玉米退运/进口玉米配额
关注度:★★★★
美国玉米的价格大致在1700元,而我国玉米价格在2100-2200元,价格差距在400-500元。因此,国内大型饲料企业,类似新希望、双胞胎、禾丰等均表示希望国家能进一步放开玉米进口市场。就进口玉米来看,我国目前实行的限制进口的配额制度,每年大致进口玉米500万吨左右,其中美国玉米占90%。就配额来看,60%是集中的国企手中。
2013年10月份开始,我国便进入了转基因玉米退运大潮。截止目前,玉米及副产品累计退运了有一百多万吨。国家对于MIR162的禁令,使得2014年玉米及DDGS进口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少贸易商、饲料企业因此承受巨额损失。先正达也因此遭到了嘉吉、ADM、美国农民的起诉。在多方协商之下,一直到12月下旬,事情才有所专机,美国农业部长表示我国高层已经允许MIR162的进口。并且有传言称中粮可能获得了中国即将批准MIR162玉米的内部消息,已经买入了多达90万吨的美国玉米酒糟粕。但目前为止,中粮拒绝予以评论。在中国进口禁令放开的背景下,美国DDGS报盘大幅走高,截止12月18日,DDGS进口完税价增至2288元/吨,环比上周的1915元/吨增长了18.9%。
12月底,有消息称进口配额将采取拍卖制捆绑国储粮销售,于2015年1月6-8日执行,除小麦、粳稻、籼稻之外,东北四省区500万吨玉米进行拍卖。若该传言属实,将对玉米市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出于粮食安全的战略考虑,短期内国家很难放开玉米的进口。
6、饲料标签
关注度:★★★★
2014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饲料标签》(GB10648-2013) 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第二十一条 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上应当附具标签。标签应当以中文或者适用符号标明产品名称、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或者净含量、贮存条件、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以及地址、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标准等。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字样,并标明其通用名称、含量和休药期。乳和乳制品以外的动物源性饲料,还应当标明“本产品不得饲喂反刍动物”字样。
此次饲料新国标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一是规范了产品名称和原料组成的标识要求,增加了产品名称应采用通用名称的要求,并规定了各类饲料的通用名称的表述方式和标示要求。各类饲料需标明其原料组成,同时原料的名称和类别应与《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一致;
二是新标准增加了饲料、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等术语的定义和标签中“不得标示具有预防或者治疗动物疾病作用的内容”的规定;
三是增加了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应标明推荐用量及注意事项的规定;四是增加了对进口饲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标识的规定。
进入2014年开始,如何解决饲料标签问题,便成为我们饲料行业内讨论热点之一。特别是饲料品管,几乎每天都能在品管群中看到提问关于饲料标签问题的。据了解,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将饲料标签上下两部分做成一样的,从中间缝的;2、标签外咂,直接做到封口上,或者用不干胶;3、缝在包装外面的;4、直接印刷在包装袋上的等等。
7、饲料盐之争
关注度:★★★★☆
2014年7月份以来,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地一些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被各地盐业管理部门查扣,全国大致被扣押了一千多吨。其中河南最甚,可以说掀起了一场用盐整治风暴。
我们行业内的人都清楚,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并非我们日常的食用盐,用于饲料生产中,其成本要比食用盐低得多。并且,这完全是符合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但是,盐业部门也说了,根据《食盐专营管理办法》,他们有权监管。两个部门之间对于食用盐与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的界定不清晰,使得我们饲料企业处于夹缝之中难做人。不少企业的氯化钠被查扣,甚至被判刑。不仅仅是我们行业内的媒体,凤凰、新浪、网易等主流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2014年7月10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内部会议已经在行业内传开,饲料办主任、饲料企业、添加剂氯化钠生产企业和法学专家都有参加。
8月20日,广东省政府做出批复:在国务院法制办明确法规适用之前,由农业部门承担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的市场监管职责,但是要与盐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防止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冲击食盐市场。这也是首个省级政府对此纷争作出的表态。
中国盐业协会10月29日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方案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具体内容为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现有食盐生产定点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中国盐业协会人士介绍,按照已过会的草案规定,盐业在2015年继续专营,2016年取消特许经营,2016年企业同时申请新许可证,2017年开始获得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新的经营活动。
但是氯化钠与盐的冲突并没有停止,12月15日,新乡市楚河商贸有限公司诉郑州市盐业管理局扣押其40吨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行政诉讼案,在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开庭。
在众多饲料企业奔走呼吁之下,事情的进展有了进步,盐业的改革也已经提上日程,但是我们饲料企业使用饲料添加剂氯化钠不再担惊害怕,还需要等待一段时日。
8、环保政策
关注度:★★★★
在国家逐步加强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各种环保政策不断出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 2014 年 1月 1 日起施行。规模养殖的粪污处理问题成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纷纷出台禁养和限养政策,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环保部门乱收费、地方政府强拆等不正常现象。
数量庞大的中小散户面临被淘汰的境地,不少规模化养殖场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对规模化养殖场而言,环保要求、粪污处理成本非常高。就猪场来说,目前中国 80% 的规模化猪场都没有达到基本的粪污排放标准。
环保政策,以方面将成为悬在中小养殖场头上的一把利剑,另一方面,也将加快养殖市场的规模化步伐。
9、双汇进口猪肉
关注度:★★★★
如果说2013年的养殖户经历了一场惨淡,那么2014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往年春节期间生猪的黄金期消失不见,生猪价格在春节期间就开始了慢慢下跌路。并且成为十来年首次春节下降的情况。一方面是继续跌跌不休的生猪价格,一方面是养殖户的叫苦连天,本就不好的行情下,双汇进口美国猪肉成为众矢之的。网络上,“双汇在猪价低迷期进口猪肉意欲何为?”、“双汇,你丫究竟想干什么”、“双汇进口猪肉是压垮生猪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有人将双汇进口美国猪肉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上,并且不缺乏各种催人泪下的感情牌,看起来,养殖户好惨。一时间,双汇成为养殖户、养殖企业、部分机构正向讨伐的对象。
的确,在这一轮生猪养殖大洗牌中,养殖户特别是中小型养殖户、场承受的压力确实很大。但是真正影响生猪价格的,是供需,而非双汇。从2009-2014年的生猪市场上,一直都存在猪肉进口的情况。我国每年进口的猪肉大致有50-60万吨左右,而今年3-4月份双汇进口猪肉为几百到几千吨,不要说我国每年需要消费猪肉达到5000万吨,双汇这点进口量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为什么这次双汇进口美国猪肉成为万夫所指?就是因为今年这个疲软的环境下,养殖户的神经已经这么脆弱了,再传来双汇采购美国猪肉的消息,双汇对生猪市场的影响被无限放大,成为爆发的突破口。这场口水战,除了吸引眼球之外,也并没有其他更多的实际意义。
10、H7N9流感
关注度:★★★★★
今年H7N9流感我们已经说的够多的了,就本报告里,提到的次数就不下三四次。2014年已经过去,在这里,我们就不再继续重复H7N9流感打给我们行业沉重的损失。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
“H7N9流感”事件发生之后,2014年开始从给总理、主席发短信、写信,到家禽企业联名,再到今殖户状告卫计委,当时所有的矛头指向“H7N9流感”就不应该加这个禽字!的确,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禽流感” 这个禽字,无疑是给消费者提供了拒绝消费的信号,使得8000万养殖企业、户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我们假设,假如当初卫计委公布的没有这个禽字,那就能够保证流感爆发之后,不会影响到家禽行业吗?消费者从疫情的通报中是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感染患者都是在菜市场与家禽环境中接触过的。这个信息,是无法隐藏的。种种信息之下,还是会对消费造成一定的恐慌。去掉禽字,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根本在哪里?是消费者的认知。而大部分的家禽养殖企业更多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把鸡养好,很少有企业去想过树立消费者对品牌、对家禽养殖的了解或者信心。因为缺乏了解,所以才会盲目听信一些所谓专家类似“少吃鸡肉”的荒唐建议。尽管“H7N9流感”是天灾,但并不是没有养殖户可以自己努力的地方。养殖透明化,加强消费者的认知与信心,这才是根本。类似于肯德基、麦当劳、家乐浓汤宝的广告宣传一样,肯德基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网络上也曾是几次沉浮。也是2013年开始,我们随处可见肯德基关于食品来源,也就是养殖透明化的广告、各类参观养殖基地的活动,并且正在逐步取得成效。